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来自八年级3班,我叫张家乐。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同学们,沐浴着清晨的晨曦,你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你吃饭,饭堂里总有吃不完的饭菜、喝不完的牛奶哗啦啦地往垃圾桶里倒;你回班里学习,班级的垃圾桶里,讲台上,角落里,总有没用完的笔、没用完的本子因为失宠而被抛弃一旁;总有几个教室喜欢不分日夜的开着灯,人走了,空调也许还在呼呼地轰炸着空无一人的教室;回到宿舍,洗个脸吧,水就那么一直哗哗地流淌着…同学们,这些浪费的现象,可曾引起过你的思考呢?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一首朗朗上口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似简单,但这其中的道理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会的。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作为“治国”的经验。“勤俭节约”“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等这些优秀的品质让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正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扬前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日子正越过越红火,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为充裕。
说到此处,有人心头就浮现了疑问:生活好了,我为什么还要节约?不就是多点了几个菜吃不完嘛,不就是一个本子一支笔嘛,不就是一点点的水、电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能值几个钱?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推行勤俭节约固然是好的,可是在这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还有这个必要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英国皇室不差钱,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把一句英国谚语“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挂在口头,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也是不差钱的对不?可他们在成本管理上可是锱铢必较的,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再看看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一双布鞋闯江湖,尽显朴素本色;“跳水皇后“郭晶晶,五毛钱的头绳反复用。正所谓“勤俭兴家”“实干兴邦”,一个不懂得勤俭节约的国家是难以维持繁荣昌盛的;一个不懂得勤俭节约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不懂得勤俭节约的家庭是难以和谐幸福的;一个不懂得勤俭节约的人是难以成就大业的。
而在我们身边,追求安逸舒适、享乐的生活,不劳而获的思想的确存在着,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许多中学生的思想。一些中学生攀比成风,消费观念超前,他们不屑于勤俭节约,吃好喝好,非名牌不穿,非名牌不用,小小年纪,花着父母的钱,却以拥有奢侈品为荣,以花钱享受为乐,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途径。如今全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防止和反对铺张浪费,弘扬勤俭节约风尚。中共中央还把勤俭节约纳入了“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行动。
同学们,别小看了你今天所节约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支笔,甚至每一粒粮食,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聚沙可以成塔,滴水可以成流,这些节约下来的资源,正是铸造我们强国梦的坚实基柱。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意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要从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厉行节约,以俭为荣,做勤俭节约的实践者。抛弃那种贪图享受、互相攀比、摆阔气、讲排场、慕虚荣的错误思想,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复兴,民族的振兴做贡献!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