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三4班的张莹欣,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康人生的基石。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也曾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健康体魄的保障。“晚早睡,晨早起,牙勤刷,澡勤洗;勤洗手,勤剪甲,衣常换,发常理;已房间,窗几净,衣与物,条理清……”这是从小我们就应该养成的卫生习惯,有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能阻止细菌滋生,从源头上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都知道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要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行为准则,可见有准则的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没有准则的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由此可见,若没有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就没有健康的人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我们抵御各种诱惑,提升我们的人格品质。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你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而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乱扔废弃物;有老师在时遵守班级班规,乖巧可人,一旦老师转身离开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若随于各种诱惑则容易被荒废,更不用说提升个人的人格品质,成就健康的人生了。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时代繁荣富强、和平安定、日新月异,同时它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及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更加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健康人生的基石,来抉择,来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享受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同时为祖国奉献自己。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