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面报道过的自然社里的小黑屋吗?今天为大家介绍小黑屋里的另一神奇小子,他就是自然社及天文社的创始人之一——刘泽坤。品学兼优的刘泽坤已然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人才,不单在自然知识、天文地理方面略有小成,在物理,化学等方面更是颇有研究。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他,从小就接触科学知识,看过很多科学方面的书籍,甚至平时看电视都只是在“科学”和“记录”两个频道之间切换。随着时间增长,知识量不断增大,知识面也有拓广。而越去接触,了解这些知识,他越意识到这些“神奇”的知识可以让人们认知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科学与科技对人们日常生活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于让他坚定了以后从事这方面职业的想法。
刘泽坤说:上了初中,学科中增加了生物,地理两门学科,视野便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许多新知识涌入脑中,拥有一定知识底蕴的他去竞选了生物课代表并成功当选。而平时课内在有什么有关的问题,他会去向教生物的张老师,教地理的曾老师请教,他们都会很耐心的答疑解惑,让他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同时,刘泽坤还表示,初中最开心的事,是结识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杨源和梁哲韬。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都热爱科学,因此很快就熟络起来,从自然科学到量子物理三个人无话不谈。学校生物园生态环境不错,他们就经常闲暇时去那里闲逛。翻开草丛,掀起石块,总能发现一些小生灵。在白天,可以看到变色树蜥在树上晒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斑腿泛树蛙跳跃觅食,还有雅光鳞趾虎在墙上爬行。有时他们会捕捉它们来饲养,以观察它们的习性。日复一日充实的学校生活让他们的梦想也从生物园起航。
实践才能体会到科学的趣味,这样的思想让他成为了一个动手党,从最初的手工模型到后来的昆虫标本,电工制作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小发明,他总是能从身边的事物发觉灵感,从废品之中取得原件。家里人也因为他有时会拆解一些有用的电器、物品等来完成作品的行为感到哭笑不得,真可谓“拆了原子弹,造个电风扇”。但他却依然沉迷在科学技术的世界里,仍然爱好着动手。
初三的寒假,他制作“电热泡沫塑料切割器”,并获得了校内科技小制作物理组的一等奖,评委们对这一作品的评价极高。
制作这件作品的初衷是来自于在自然社制作标本的时候所遇到的困扰,因为制作标本不可以把昆虫直接定在框中,而是要先把昆虫针在展翅台上,对其进行展翅和风干定型。展翅台最常用的材料就是泡沫塑料板,泡沫板并不容易加工,如果直接用手掰,会有许多泡沫碎屑四处乱飞,如果用刀切又会发出刺耳的“喀吱”声。为了更便利的加工泡沫,泽坤就想到泡沫熔点较低,可以用加热来加工,于是他选择了一跟电热丝作为切割的锯条。
泽坤原想用手持电热丝来完成,但这样比较危险;想做成机床,又不便操作和携带。受手持弓形锯的启示,他决定试一下做成弓锯。进行一番理论性计算和搜集材料后,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于是他制作了一个样品。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电热切割器的功率比较大,电池组很容易没电,泽坤经过一番思考,走访五金市场,购买了一个规格合适的变压器来代替电池组,这样电池使用的时间就比较长了。现在不要小看这个简陋的“电热泡沫塑料切割器”,它可是可以轻松地切割泡沫板的哦。
刘泽坤感慨道:“经历了许多事情,在父母,同学,老师,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下,成长到今天这个程度,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同学的陪伴,感谢父母的启迪,感谢学校的成全。我即将从这里毕业,但我不会改变我对科学的热爱,更不会辜负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将来,我也还是会在这条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