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是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郝光寿校长热情接待夏青教授
为了鼓励更多、更优秀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的教师和学生出现,我校特别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夏青院士来我校进行科普讲座,此举受到了市科普中心和黄埔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夏青: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长期利用导航卫星进行大气科学研究。
曾参与我国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的研制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的建设工作。参加了我国小卫星规划和载人飞船返回阶段的保障工作。
郝校长致欢迎词
首先,郝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夏青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今天我们不仅能和科学家零距离的接触,还可以有幸倾听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故事,2018年4月19日,这个大喜的日子,校史上应浓墨记载的日子要永记华初人的心间!
讲座现场空无虚席
同学们认真听讲并记下笔记
随后,夏青教授做了以《航天卫星与气象小故事》为题的科普讲座,讲座前,夏教授就抛出了为什么中国古代航天梦想凭借“云”助力和古希腊的航天梦想凭借“翅膀”升天?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夏教授为我们科普了从古到今的天文常识和航天知识,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到伽利略、牛顿;由伟大的宇航天文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到阿波罗登月,从杨利伟进入太空到女航天员太空授课,又介绍了气象卫星的分类和如何开展国际气象卫星联合组网探测地球的工作,用“一箭多星”的发射视频详细的讲述了火箭如何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高度、卫星何时脱离火箭、卫星怎样进入预定轨道和寻找自己在轨道的位置等一系列专业问题,问题虽然专业,但夏教授却用深入简出的语言、合适有效的道具、灵活机智的问答使学生们心领神会。然而,夏教授也指出航空、航天事业既是一个高回报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人类太空必须面对挫折与牺牲,在铭记他们的奉献的同时夏教授更鼓励我们要发扬航天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坚定目标、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懈奋进。
夏青教授在给学生讲授航空航天知识,现场进行了积极互动,气氛热烈、和谐
夏教授的讲座,向青少年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传播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唤起同学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学生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夏青教授、校领导与部分学生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创新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总体要求: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校领导与夏青教授合影
此次科普讲座,学生们都专心聆听、认真记录、用心领会,现场气氛热烈、和谐、融洽。希望华初学子以本次科普讲座会为契机,更加努力学习,谨记夏教授的教诲,树立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做好每一件事情,掌握科学知识和本领,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为使我国屹立于世界科技之巅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