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清朗的读书声在浩浩秋风中响起。
10月22日上午,语文科组校级公开课在阶梯教室如期开展。此次公开课,由初三杨丽娟老师讲授,课题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国不曾有大雪,这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让身处南国不见雪的孩子们领略了一番边塞大漠壮美的雪景。
“你脑海中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杨老师温婉地引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像是,清早上,推开门,整个世界银装素裹,草木瑟瑟,天地一片洁白。”学生细腻地描绘心中的那片雪景。
“在这大漠边关,皑皑白雪的冰雪世界中,将士们生活环境怎么样呢?”杨老师循循善诱。
“很冷!很艰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师生互动中,塞外那一场纷扬的大雪飘进了孩子们的脑海中。
“奇美,奇寒!”杨老师对这场边塞大雪进行了精当的归纳。
赏完雪景,悟真情!当孩子们脑海中有了大漠飞雪的铺垫后,杨老师抓住教学契机,适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诗题中的“送”字,进而引出送别的场景,送别的惆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多么热烈欢乐的军宴饮场景,或许盛唐气象就是在艰难困苦中仍不失万丈豪情。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个‘满’字,一个‘空’字,送别的担忧,离别的惆怅,隐隐浮出水面。诗人伫立远望,山回路转,空留马蹄印记,这种留白艺术,更是余味无穷!”同学们在杨老师韵致悠扬的声调中,似乎见到了时隔千年的岑参,似乎读懂了他的抱负,他的怅惘,似乎觉得唐代竟离我们很近,似乎觉得那边塞的大雪竟也在南国飘洒,似乎自己也曾有过那么一次送别。
课堂已近尾声,“边塞”“送别”这两个词在孩子们脑海中盘旋萦绕。教学拓展延伸的着力点就在这个地方。
此时课件上,呈现出了唐宋两代的边塞诗、送别诗。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水到渠成地由一首诗,拓展延伸到一类诗,在对比中,孩子们获得了更多启迪。
朗朗书声,悠扬铃声响起,这次华初语文校级公开课,在诵读、品味、思辨、升华、拓展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进程中完美结束。
课后,郝校长和全体语文老师对本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校长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经历,给予了老师们很多有益的启迪,并对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