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怀德须先决 矢志育才期大成
——“华南师大附属初级中学2017年新教师培训”侧记
2017年8月16日,上午9时。长洲岛上,华师附属初级中学校园,二楼会议室。一群老而弥新的人,一群正当其新也正在折旧的人,以及一群新得不能再新的人,聚在一起。华师附属初级中学2017年新教师培训如期举行。
【上篇】从初心到厚望:校长的“一言堂”
上午,是校长精彩的“一言堂”。不过这是精彩纷呈、兴味盎然的“一言堂”。攀高致远,行者无疆;片言只语,弥足珍贵。言者意犹未尽,听众心有共鸣。校长在讲座中展现的高远境界和执着情怀,他的丰富阅历和超卓识见,以及他的缜密思致与绝佳口才,让人不得不由衷佩服。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信然。闲话不表,撮其大要;足资借鉴,可飨同道。
一、识人·懂事
校长先一一介绍学校行政领导,再一一介绍学校新来同事。其实谋事成事皆不离于人,尽快熟悉人,尽快熟悉事,当是题中之义。对于人,由认识而了解,由了解而得人;对于事,由会做而懂行,由懂行而成事。共祝学校人才辈出,事业发达。
二、历程·愿景
华师附属初级中学2013年12月26日挂牌剪彩,2014年正式招生办学,今年首届学生中考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成绩。校长坦言,华南师大对学校寄予厚望,定位非常高。但是,仅仅有定位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是一块金字招牌,也必须我们勤于擦拭、善于维护,才能越来越亮,越来越夺人眼目。宏观规划,精细管理,漂亮成绩,才最终具有说服力。要实现定位,就要求我们准确卡位,努力跑位,按时到位。
三、德养·志业
校长为大家分享了学校的八字校训:立德、尊师、勤学、博爱;十六字办学理念: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自强不息、多元发展。校长对此作了全面和深入的解读。万行德为先,无德不知可。校训以成己始,以达人终,脉络清晰。办学理念更是一以贯之:抓住根本,本立而道生;砥砺道德,德备更求才;力追雄强,强志以润身;取向多元,元培则臻能。以固本始,以培元终,层次分明,办学理念正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身正垂范,不言而教;学生见贤思齐,自然而成。
就育人目标而言,学校以“身心健康,德智双馨”为基点,要求所有老师必须逐步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和B级资格证书。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教育图景。
四、故事·情怀
“教三年,系一生;学三年,益一生。”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之大,往往超出我们的现象。三年很长,长到我们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一生太短,短得都不够讲完三年所有的故事。校园应该成为故事“孵化园”,我们都应该是故事当然的主角,“真善美”应该是故事不变的主题。
老师应该对学生“终身负责”,要作育英才,而不能误人子弟;学生应该能“终身受用”,会感谢青春,感激母校,而不至于悔不当初,祈愿重来。
教育不是奢侈品,良好的教育才是;情怀也不是奢侈品,高尚的情怀才是。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仅遂行己意,而且成人之美。奢谈情怀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没有情怀本身就是大问题;没有情怀,不足以言教育。
“走精品之路,创百年名校。”这是学校举办者刻在心间的誓言。我们离百年名校究竟还有多远?心若在,路不难。一个确切的答案是:我们至少还有97年的路好走。(嘻嘻!对不?)任重道远,君子弘毅;来日方长,前途大光!
五、担当·境界
校长在讲座中反复提醒教职员工,教育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应该视之为事业。要有职业理想,要有高尚追求,特别不要做“知识农民工”。所谓“知识农民工”,无非是谋财有道,贩卖一点点知识学问而已,简直就是沦落。听闻此言,不禁想到钱钟书在《论文人》中指称所谓有用知识分子的别有用意的一个词“用人”。知识分子应当继往开来,心怀天下,如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其把教书视如畏途,何不把它当成乐事?
校长特别分享了一次他参访台湾学校的经历。台湾同仁屡次提到“我的责任”一词,不仅认清责任,而且勇于自我担当。责任是我的,当仁而不让,舍我而其谁。
喜欢把责任挂在嘴边的人比比皆是。不过责任都是别人的,需要自己去追究落实;权利都是自己的,世界欠他太多太多。担责与卸责,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校长更以老鹰老而新生的故事告诉大家,要么因循赴死,要么浴血求生!
六、淬炼·磨剑
校长要求,全体教师要完整听完初中三年一轮的所有课程,圆满完成教学的所有环节。与此同时,要认真做完每一年的中考试题并作出分析,并且能够自主命题,试题要以“基础知识点”“学生易错点”“能力提高点”为导向和旨归,夯实基点,直击痛点,培育增长点。
新老师要虚心学习,乐于请教,勤于反思,不断成长进步。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培训与提升的机会。
学会因材施教,既要分清楚主客观原因,又能明了前因后果,浅层因与深层因,能够以果溯因,因上推果,因果不误。
教师成长有其大致周期与一般规律。老师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独到之处,掌握一门看家本领。千招会是前提,一招精见效果。宋代禅师宗杲云:“弄一车兵器,不是杀人手段。我有寸铁,便可杀人。”真正克敌制胜,务必要得心应手,而非热闹喧哗。
校长多次强调,每位教职员工都是一线,务须卓尔不凡,切勿自惭形秽,自贬身价。“一个不想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校长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总是以一个班主任的身份和视角来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认清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珍视工作机会,成就自我价值,传递正大能量。
七、阅读·写作
在校长的语境里,阅读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言以蔽之,“优秀的读书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教书人。”耕读传家,是古来风尚。暴力革命、造反有理的年代已日渐远去,而知识革命、学以致用的年代就在当下。知识改变命运,要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直接对话大师,自觉关怀人类命运。取法乎上,眼光要高,思悟要深,范围要广。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每天清晨有多少双眼睛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苏醒过来,便有多少个世界。”
校长更发挥道,听说读写,不仅仅是一个老师必备的基本素养,而且应该是我们做人的情趣所在。以声音和文字与世界对话,以思想和情感与时空共鸣,文章横行一世,岂不妙哉?
【下篇】从陌路到同道:珍贵的“脱口秀”
八、余韵·反响
下午,所有的参训老师针对校长所做的专题报告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实际,作了即席发言。校长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即兴点评。有的老师朴实真挚,有的老师激昂慷慨,有的老师诙谐幽默,有的老师淡定深沉,有的老师泣不成声;有的老师析事说理,有的老师触类比况,有的老师抚旧思今,有的老师放长击远, 有的老师画虎雕龙。不一而足。尽皆吐纳心声,自成面目。
只是,时间过得太快。
当然,好戏刚刚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