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先行作保障 德育始终是灵魂
——华师附属初级中学2017年新教师培训专题之二
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制度史。从几个人彼此之间的心领神会,磨合迁就,到许多人、许多群体之间的讨论商议、博弈厘定,从最初的粗疏简略、不落言筌,到后来的明文刊示、周详缜密,制度变得越来越广泛、精细、详尽、专业。现代社会生活人事纷杂、畛域无穷,制度更是不可或缺。一日无制度,则天下一日无宁日。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有赖于好的制度,而且更有赖于把好的制度执行好。准确理解每一项制度,全面执行每一项制度,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保障所有各方正当权益的不二法门。
有鉴于此,8月17日上午,学校分别安排了办公室杨琴主任介绍学校的行政架构与请销假、工作制度,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杨丽娟介绍学校的党群工作与福利关怀制度,财务处黄松锦主任介绍学校的劳资薪酬与财务报销制度。这些制度,有的是涉及价值观的约束性制度,有的是涉及效率、公平的保障性制度,还有的是涉及传统、习惯的偏好性制度。校长专门强调,制度不制订则已,一制订就必须制订好,一制订好就必须执行好,不能打丝毫折扣。
无论是学校师生,还是社区族群,甚至是国家国际,都必须在相关范围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否则,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各行其是,必然会导致混乱和冲突。
下午,练副校长和学生处曾昭游主任、殷晓伟主任给大家做了精彩的德育教育报告。比起有形的制度来,道德更像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灵魂裁判官。道德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高尚的道德甚至可以把动物泛化为人,而溃痈的道德却会把人等同于动物。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度,什么文化,大家都承认道德的必要性、重要性;也正因为道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道德的内容标准与道德教育也就显得无比重要。
在练副校长的讲述里,道德的重要性虽然不言而喻,德育的重要性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功利化、短视性的教育观使得不仅是许多专业的教育从业人员而且是广大受教育者及其家长亲朋甚至似乎中国的整个社会群落都一方面大谈特谈道德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却总是实际上有意无意的轻视甚而无视道德教育。长话短说,德育工作的现状就八个字:因为暧昧,所以尴尬。
从思想上和行动包括制度上重视德育工作,还仅仅是第一步。随着当今社会乱象的凸显,人们开始积极纠偏救弊。相对而言,如何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才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点,刚好是练副校长的看家本领和拿手好戏。
说完德育的重要性,练副校长首先指斥了德育政治化、工具化的不当做法。在他看来,抓好德育与班级建设,则成绩自有可观。同时,德育的内核和本质主要是培育、呵护学生的心灵和灵魂,塑造他们的精神生命,丰富他们的生命素养,切不可与之背道而驰。同时,要强调全员育人的责任观,特别是生活指导老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集体适应能力与良好的习惯养成,通过了解学生、联系家长、协同老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全体老师要把课堂当成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守土有责,育人为本。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行动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人格魅力变成学生成长的力量源泉。练副校长还为大家介绍了学校德育的几大平台。练副校长引经据典,既给大家分享了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Education is a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又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学生概括为“两表人才”——好表扬、好表现,引申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还把“克拉克的55条班规”印发给每位老师,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行为指导,而不是满足于空泛的道德说教。全方位、全要素、全动员、全过程、全身心,德育教育理当一应俱全,全面德育方能真正成全。练副校长的讲座让老师们受益良深。
曾昭游主任就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安排,以及班级建设、师生沟通及学困生转化,谈了他的宝贵经验。殷晓伟主任就学校安全工作向全体新老师作了宣讲和布置,安全无小事,事事必当心,事事须躬亲。
最后,郝校长就学校德育工作作了总结。校长从儒家“六艺”谈起,鞭辟入里,说到礼教与科举的流弊;现身说法,阐述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与关爱。礼教立国,德育当先,礼教就是德育。虽然“礼”与“德”的内容一直在变,但自有其不变的宗旨:仁者爱人,君子成人之美,道不远人。
练副校长发散得精彩,郝校长收束得同样精彩。